![]() 姜,不仅是厨房调味的宝贝,在中药的世界里,更有着神奇的药用价值。看似普通的一块姜,却浑身是宝,姜汁、姜皮,都可入药。只因炮制方法不同,又让姜的身价瞬间翻倍,不同炮制方法下的姜,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功效?且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! 《本草纲目·菜部》对姜的作用论述精详,今摘其要,以补上论之不足。“时珍曰:姜辛而不荤,去邪辟恶,生啖熟食,醋、酱、糟、盐、蜜煎调和,无不宜之……可果可药,其利博矣。凡早行山行,宜含一块,不犯雾露清湿之气,及山岚不正之邪。按方广《心法附余》云:凡中风、中暑、中气、中毒、中恶、干霍乱、一切卒暴之病,用姜汁与童尿服,立可解散。盖姜能开痰下气,童尿降火也。” 姜在医药上的用途甚广,但因炮制方法不同,功用差别悬殊,作为医生,不可不详加推敲。否则,不但影响疗效,更有损于病人。现凭个人所知,将诸姜之性味、功用及炮制方法区分如下,以供参考。 生姜 辛,微温,无毒,散而不守。能止呕吐,祛痰下气,开胃止痛,称“呕家圣药”,并有发散风寒,防治感冒之功效。各地所产之姜皆可通用。 姜汁 善解诸药(半夏、厚朴等)及菌、蕈、禽兽之毒。 干姜 辛热,无毒,守而不散,以四川出产者为佳。治肺寒咳嗽,脾虚胀满,腹痛等。对冷痢诸证亦有佳效。又,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,气药入气分,又能去恶养新,有阳生阴长之意,故血虚者用之。而人吐血、衄血、下血,有阴无阳者,亦宜用之。 姜皮 辛凉,无毒。为五皮饮中主药之一。河南出产之水姜,干后可当生姜皮用。姜皮治浮肿、腹胀、痞满,善行水气,有利水消肿之功效。 炮姜 为黄土中炒过之干姜。黄土研成细面,放铁锅中,加温至黄土沸腾,把干姜放入,炒至姜质松软为度。取其温中止痛。《用药法象》曰:“干姜,生辛炮苦……生则逐寒邪而发表,炮则除胃冷而守中。” 姜炭 与炮姜不同。生化汤中用姜炭,主要取其止血、益血的作用。若烧不透,不全成炭,产妇服用容易引起发烧。姜炭之制法是:选上等干姜装入砂锅,上再扣一同大砂锅,用铁丝固定后,边缘狭缝用泥填封,置炉火上烧,直至摇动砂锅无干姜撞击之声即成。 煨姜 逍遥散中常用。取鲜姜切片,用三层草纸包裹后,再用水蘸湿,入火烧之,待草纸化炭后即成。 |